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新闻资讯

聊城雕刻葫芦早期用途

聊城雕刻葫芦早期用途

发布时间:2025-01-28 00:56:21

在聊城市,葫芦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,最初被用于独特的民俗活动。在夏日秋初,当地人会捕捉田间的蝈蝈,将它们放入由高粱皮或细竹编成的精巧笼子中,挂在瓜架凉棚下,享受清脆的鸣叫声。秋去冬来,这些蝈蝈会被精心收藏在葫芦里,成为人们御寒时的陪伴。这一传统使得聊城市的一些村庄,如陈庄、郎庄、大杨庄等地,因葫芦和蝈蝈的种植、制作和销售而闻名,程升堂、陈金语、杨印台等雕刻艺人更是技艺出众,其中郎发敏(人称五和尚)的蝈蝈葫芦尤为出色,图案精美,刀法流畅,价格不菲,深受追捧。

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,葫芦雕刻艺术达到了巅峰,作品如“三打祝家庄”、“八仙过海”等栩栩如生,尤其是“仿古宫灯”葫芦,将葫芦的天然形态与人工雕刻的腊梅、雪花和黄杨木凤凰相结合,展现出古雅的艺术魅力。而“葫芦蝈蝈”则以黄绿色的葫芦和两只生动的蝈蝈为特色,一只紧绷后腿,一只刚出葫芦,形象活泼,富有田园与乡间生活气息,配以镂空花盖和描金龙边,显得格外精致和典雅。

扩展资料

聊城雕刻葫芦(即东昌葫芦雕刻):也称蚰子葫芦。独特的传统工艺品,兴盛于清末民初。当时,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,蚰子葫芦的销量很大种植、制作、销售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、闫寺镇、梁水镇3地。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,刀法流畅,虽价格昂贵,却供不应求。1978年以来,艺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把葫芦切割组合成各种造型,改平刻为透刻,使图案立体化,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,使之成为馈赠佳品。

本站热点

热点tag标签